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体育学院于2025年寒假期间精心策划并组织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社区、村委会及中小学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传递正能量。
一、活动概况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共有117名同学参与其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实践的满腔热情,分散到全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体育健康宣传、支教服务、环境整治、助老助残等多个方面。同学们在社区、村委会组织开展了体育健身讲座、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老年人健康操教学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水平;在中小学,他们担任起临时体育教师的角色,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同学们还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为美化家乡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填写了鉴定表并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盖章。同学们也认真撰写了实践报告。根据实践情况,体育学院团总支评选了18名院级优秀个人,提交到团委。
二、活动亮点
(1)体育特色鲜明
结合体育学院的专业优势,同学们将体育元素融入各项服务中,不仅传播了体育知识,还促进了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如24级体育1班(本) 李思融同学参与了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社区组织的“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内容主要包括参与寒假素质拓展班以及协助社区开展工作。在寒假素质拓展班中李思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会了学员乒乓球基本站位与接发球,培养了学员的运动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课程中大家相互交流、切磋,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运动氛围。
(2)实践形式多样
从讲座到技能培训,从支教到环境整治,多样化的实践形式满足了不同社区和群体的需求,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4级社体班(本)彭坤同学假期回到家乡镇沅,参加了2025 年寒假“返家乡”大学生“情系镇沅,筑梦家乡”乡情调研活动,作为“返家乡”大学生代表到恩乐镇玻烈村农文旅融合项目、仁为峰核桃乳加工厂、勐大圈田街革命烈士塔、松子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进行参观考察,深入了解家乡发展现状。在玻烈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处,彭坤和同学们细致了解当地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运营模式及发展潜力,深入探究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在仁为峰核桃乳厂,大家现场聆听了本地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了解本土企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从中汲取创业者的家乡情怀;在圈田街革命烈士塔,彭坤和同学们聆听了圈田街追歼战历史故事,深刻领悟家乡的红色文化底蕴与精神传承。彭坤和同学们在烈士塔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团誓词,进一步筑牢信仰根基,传播红色文化。
(3)助力基层治理
部分同学返回家乡,来到社区、来到村委会,开展志愿服务,助理基层治理。24级社体班(本)陈琪同学今年寒假参加了玉溪市华宁县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华宁县右所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右所村委会社区的“假期小课堂”,他度过了一段充实且意义非凡的时光。作为课堂小老师,他用生动的案例、直观的图片,为孩子们讲解交通、防火、防溺水等安全要点;监督作业时,他耐心地为每个孩子答疑解惑,帮助孩子们攻克难题。课后带体育锻炼环节也是活力满满,陈琪运用自身体育专业所长引导孩子们趣味锻炼、快乐运动。
24级体育2班(本)马玉祥同学参加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教体局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整理和完善县域内各学校的档案资料。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烦琐而重要。每一份档案都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程、师生情况、教学成果等关键信息。他深知这些资料对于教体局制定教育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工作中,他仔细核对每一份档案,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
(4)反馈积极正面
活动得到了社区、村委会及中小学师生的广泛好评,同学们在实践中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董廷超寒假期间,回到家乡会泽县鲁纳乡窝坡村委会,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委会实践期间,他的主要工作是日常行政事务协助、村民服务与活动组织以及政策宣传与落实。实践期间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参与组织了一场“农村老年人运动会”。临近春节,村委会打算组织一场老年人运动会,组织策划的重任就落在了体育专业的董廷超同学身上,他认真地做出了活动方案,和其他的志愿者们一起商讨运动会的具体项目、场地布置、时间安排等事宜。为了确保运动会的顺利进行,还提前进行了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等工作,并准备了丰富的奖品以激励老年人的参与热情。最终,农村老年人运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赛的老年人们纷纷表示锻炼了身体,丰富了晚年生活。
三、活动成效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还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家乡发展: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家乡的文化建设、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为家乡的和谐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增强了校地合作:活动过程中,体育学院与多个地方政府、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续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尽管本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活动宣传不够广泛,影响了参与面和影响力;个别同学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缺乏足够的应对策略。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未来在组织类似活动时,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对学生实践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贡献力量。
体育学院
202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