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啦啦操特色课程
1.背景
1.1项目背景:
啦啦操项目有百年历史,20世纪末传入我国。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正式立项。2013年啦啦操正式加入国际体育单项组织联合会,2016年啦啦操被国际奥委会授予三年的认可项目,今后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教育部“一校一球一操”政策的出现,实现了啦啦操进校园,有效的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体教结合,引领了啦啦操项目的全面开展。
啦啦操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两种。其中,技巧啦啦操分为集体技巧啦啦操和小团体配合、混合双人技巧啦啦操。舞蹈啦啦操分为花球啦啦操、街舞啦啦操、爵士啦啦操。我国还有独具特色的自由舞蹈啦啦操、看台啦啦操、亲子啦啦操、广场啦啦操、表演啦啦操等。截至2018年3月我国注册的啦啦操裁判员教练员近70000人,有4万余所学校开展和普及啦啦操,全国啦啦操比赛参与人员高达十万余人,同时每年都会举办全国啦啦操科研论文报告会。
1.2学院啦啦操背景
2016年开设啦啦操训练课程,参与人员为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学生人数多。
2017年开设啦啦操俱乐部课程,参与人员为普洱学院喜爱啦啦操学生,每学年100人。
2.课程目标
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以育人为中心,立足本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基本思想。啦啦操课程开设的主要理念为:通过啦啦操,培养体育学院学生受到一定的基础或应用研究的训练,能在体育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培养非体育专业学生德智体美的素质。
2.1运动参与目标:主动参与动作组合的学习,自觉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并根据身体情况进行体育活动,提高自身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
2.2运动技能目标:了解啦啦操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能完成啦啦操基本动作并进行动作组合的拓展。通过训练提高啦啦操专项体能,提高啦啦操技术执行能力和难度执行能力。
2.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2.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在运动中逐步建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比赛中获得自身价值。
2.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并能从事有关啦啦操项目的教学训练工作。
2.6 技能培养目标: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啦啦操学习,掌握体育教学规律,具备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科研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较突出的特长。掌握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成就和发展动态;能全面科学地掌握并应用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技术和方法,毕业后能独立开展工作。
3.课程特色
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舞蹈动作完美完成其高超的技能技巧的展示、青春活力、追求团队荣誉的一项体育运动。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和现代舞蹈动作与音乐等巧妙地融为一体,其具有活泼流畅,节奏感强等特点,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动作的力度和定位的控制,并强调协调性灵敏性以及良好的身体姿态控制。其音乐选择都为现代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审美有重要作用,加之节奏感强的肢体动作,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律动感和时尚感,充满青春活力。通过成套动作的操演给人们带来艺术和运动美的享受。在整个的运动和演练过程中各种的人体运动,展示了生动的、多彩的形态,体现人的形体美、姿态美、表现美和技术美等等。
3.1 艺术与体育结合的体验
舞蹈啦啦操作为一项具有艺术特点的体育运动,是随着社会文化和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啦啦操运动完善、进步的需求结合啦啦操的赛场气氛烘托、表演技巧展示、团队精神凝练、健身娱乐等运动功能和表演特点,而形成了具有不同舞蹈风格和符合体育运动规律与特点。作为一项运动特点鲜明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强度、时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在限定的时间内需要通过舞蹈风格和特定难度动作完美地展现成套,而且要达到一定运动负荷和强度。所以练习啦啦操具有竞技性也有艺术性。
3.2 体形美与形态美的体验
体形美是反映人体外在形象的美,它受两方面的影响,如身高、身材比例等受遗传的影响;而胖瘦、身体各个围度等又受后天的环境影响。形体美是身体外在的优美身型和姿态,它更侧重于后天的训练和塑造,通过啦啦操训练可以达到更加优美的形体结构和健康的体魄。
3.3 体育竞赛成功的体验
通过啦啦操训练,会参与全国、省市级啦啦操项目竞赛,通过竞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比赛中培养德育素质,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
3.4 教练员裁判员实践体验
通过啦啦操学习,第二年会加入教练员训练理论学习和裁判员业务学习。围绕国际啦啦操竞赛规则进行理论教学,让更多学生获得训练理论知识和裁判业务理论知识的体验。
训练课程和俱乐部课程教学过程中,都会加入编排训练(如何进行比赛套路创编),技能训练方法、体能训练方法等,让学生获得教练员体验,并加入实践活动提高。
裁判课程主要是围绕《啦啦操国际竞赛规则》内容来展开教学,通过规则的学习和录像打分的练习,让学生获得裁判员体验,为今后的裁判员工作奠定基础。
3.5 实践教学活动体验
通过在校学习和训练,积极组织同学参加社会教练工作,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训练水平。通过与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的合作,让更多学生参与啦啦操教练员工作。(如表1所示)
表1 普洱学院学生啦啦操带队记录表
学生姓名 |
年级班级 |
参赛赛事名称 |
担任职务 |
成绩 |
马莉 |
2013级体本2班 |
全国啦啦操联赛(南宁站) |
茶城幼儿园教练员 |
公开幼儿组街舞自选第一名 公开幼儿组爵士自选第一名 |
李海兰 |
2014级体本2班 |
全国啦啦操联赛(南宁站) |
思茅镇幼儿园教练员 |
公开幼儿组花球自选第一名 公开幼儿组街舞规定第一名 |
卢艳霞 |
2015级体本2班 |
2017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啦啦操总决赛 |
思茅实验中学教练员 |
初中组第一名 |
卢艳霞 |
2015级体本2班 |
2018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 |
思茅实验中学教练员 |
初中组啦啦操第一名 |
龚宁俊楠 普秀兰 |
2015级体本1班 2015级体本2班 |
2018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 |
思茅第一中学教练员 |
高中组啦啦操第二名 |
龚家星 |
2015级体本1班 |
2018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 |
思茅实验中学教练员 |
小学组啦啦操第一名 |
陶贵平 穆玉琴 |
2016级体本1班 2015级体本1班 |
2018年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 |
普洱市第一中学教练员 |
高中组啦啦操第三名 |
杨海霜 |
2014级体本2班 |
云南省第一届校园啦啦操健美操锦标赛 |
普洱市职教中心教练员 |
高中组花球规定第一名 |
卢艳霞 |
2015级体本2班 |
2017年普洱市校园足球啦啦操选拔赛 |
思茅实验中学教练员 |
初中组第一名 |
陶贵平 |
2016级体本1班 |
2018年普洱市校园足球啦啦操选拔赛 |
普洱市民族中心教练员 |
高中组第四名 |
3.6 校园啦啦操大课间教学体验
2014年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导、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承办,开展“啦啦操进校园”和“啦啦操大课间”活动。首次提倡用啦啦操代替广播体操,为配合这次活动,我校课程还会介绍学习啦啦操大课间套路,全国九套“校园啦啦操”视频教材(幼儿园、小学、中学各三套)。这九套教材不仅从学生身心发育的需要出发,更是兼顾啦啦操技术表现力和韵律特点,充分展现了啦啦操独有的“青春、活力、团队精神”,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让更多非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可以进行大课间的实施运用。
2018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校园大课间啦啦操可以把“经典咏流传”的音乐作为啦啦操大课间项目配乐,我校积极在训练教学过程中编排《少年中国说》、《春晓》等大课间套路进行教学和推广,让更多的同学与时俱进获得更丰富的资源。
3.7 啦啦操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体验
我校啦啦操编排过程中会把当地少数民族元素融合在啦啦操套路中,在全国比赛上眼前一亮,并获得一致好评,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在学习啦啦操的同时可以学习我市独有的少数民族风格舞蹈,体验不同的文化。
4.课程内容
4.1 啦啦操俱乐部课程内容(表2+表3)
表2(上学期)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章 次 |
内 容 |
总课时 |
理论课时 |
实践课时 |
一 理论 部分 |
啦啦操运动概述、分类(通过视频形式) |
2 |
2 |
|
啦啦操的理论部分 |
2 |
2 |
|
二 实践 部分 |
花球、街舞啦啦操自选动作 |
10 |
|
10 |
爵士、自由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 |
12 |
|
12 |
风格学习 |
2 |
|
2 |
三 专项 素质 |
啦啦操基本动作组合 |
3 |
|
3 |
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
3 |
|
3 |
四 考试 |
2 |
|
2 |
总计 |
36 |
4 |
32 |
表3(下学期)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章 次 |
内 容 |
总课时 |
理论课时 |
实践课时 |
一 理论 部分 |
啦啦操训练理论 |
2 |
2 |
|
啦啦操编排理论 |
2 |
2 |
|
二 实践 部分 |
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与编排 |
16 |
|
16 |
技巧啦啦操自选动作与编排 |
6 |
|
6 |
难度学习 |
3 |
|
3 |
三 专项 素质 |
啦啦操基本动作组合 |
2 |
|
2 |
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
2 |
|
2 |
四 考试 |
2 |
|
2 |
总计 |
36 |
4 |
32 |
4.2 啦啦操训练课程内容
4.2.1 体能训练
了解啦啦操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和体能训练及其意义,强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 训练啦啦操专项力量、学习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
(2) 训练啦啦操速度素质、学习速度训练手段和方法;
(3) 训练啦啦操耐力素质、学习耐力训练手段和方法;
(4) 训练啦啦操专项柔韧素质、学习柔韧训练手段和方法;
(5) 训练灵敏素质、学习灵敏素质训练手段和方法;
(6) 训练协调性;
4.2.2 技能训练
学习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基本技术,了解运动技术原理、动作要素、技术结构。认识影响运动技术的主客体因素、选择技术训练方法的要求,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1) 基本技术训练:发力技术、控制技术、移动技术;
(2) 难度技术训练:旋转类难度动作技术、跳跃类难度技术、翻腾类难度技术、柔韧平衡类难度技术;
(3) 配合技术训练:托举技术、抛接技术、金字塔技术;
(4) 舞蹈风格技术训练:街舞风格训练、爵士风格训练、自由舞蹈(民族)风格训练;
(5) 身体形态训练:姿态训练、脚尖膝盖训练、芭蕾形体训练;
4.2.3 成套训练:训练成套内容,通过编排的成套训练让学生获得技能和体能的提高。
4.2.4 音乐训练:训练中加入音乐节奏和音乐风格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乐感。加入音乐制作的课程。
4.2.5 编排训练:让学生获得编排的能力。
4.2.6 心理智能训练
通过比赛和表演提高学生心理能力的概念,让学生不怯场,通过理论学习了解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因素和出现不良心理反应时该如何调整,通过一些基础的心理训练方法来让学生获得更为轻松的心态。通过啦啦操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用较系统的教育心理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教学理论来解答,让学生全面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5.课程实施
5.1 啦啦操俱乐部课程实施:每周一节课2学时进行(按照教学内容安排进行)
5.2 啦啦操训练课程实施:每周三次训练(星期1、3、5);比赛期(每周至少训练5次)
6.课程评价
6.1 阶段性评价
学期末,或者选择比赛队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时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表4)
表4 舞蹈啦啦操评分表
评 判 内 容 |
得分 评价 |
技术执行(30分) |
发力(10分) |
|
|
控制(10分) |
|
移动(10分) |
|
舞蹈动作执行(30分) |
风格特点与项目特征(10分) |
|
|
多样性与复杂性(10分) |
|
身体姿态(10分) |
|
难度执行(30分) |
旋转转体难度(10分) |
|
|
跳跃难度(10分) |
|
柔韧平衡难度(10分) |
|
|
总体(10分) |
表演(5分) |
|
|
形态(5分) |
|
得分: |
特定动作 |
减分标准 |
单项减分 |
A、成套动作中必须出现一组2×8拍的对比组合动作 |
缺少减4分 |
|
B、成套动作中每8拍必须出现1次方向变化 |
缺少减4分 |
|
C、成套动作中每4个8拍必须出现1次空间变化 |
缺少减4分 |
|
D、成套中队形变化不得少于8次,其中流动队形不得少于3次 |
缺少减4分 |
|
|
|
|
|
|
|
6.2 过程性评价:在训练中抽查训练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抽查,看进步情况。(表5)
表5 舞蹈啦啦操过程性评价表
前期情况 |
后期情况 |
1、 基本技术执行能力: 2、 舞蹈技术执行能力: 3、 难度技术执行能力: 4、 体能技术执行能力: |
|
7.教学成果
7.1 荣誉称号:
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云南第一所高校)
全国啦啦操星级俱乐部(云南第一所高校俱乐部)


7.2 竞赛成绩:
7.2.1 2016年全国啦啦操联赛(2016年11月中国杭州)
运动员:13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张莉、马莉、赵文静
14级体育教育专科班:卢艳霞、穆玉琴、徐理克、鲁茸竹玛
14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雷传杰、白涛
14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 赵凤祥、李海兰、杨海霜、周先华、李贤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普秀兰、杨健东
15级体育教育专科班:薛玉梅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荣获: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大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大集体自由舞蹈自选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双人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
全国优秀教练员:李冬

7.2.2 2017云南省高等学校校园篮球排球足球啦啦操春季联赛总决赛(2017年6月云南昆明)
运动员:生化学院:李晓梅
外国语学院:刘晶、刘志刚、徐蕊、罗爽、凌如玉、梁斌旭
农林学院:黄艳、李彦青
理工学院:刘雷
教师教育学院:李瑛、杨情情
经管学院:杨彤彤
人文学院:徐羽翔
荣获:云南省高等学校校园篮球排球足球啦啦操春季联赛总决赛啦啦操项目一等奖
优秀教练员:李冬

7.2.3 云南省第一届校园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2017年11月云南昆明)
运动员:14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雷传杰
14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杨海霜、赵凤祥、李海兰、周先华、李贤
15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龚家星、李靖、龚宁俊楠、马朝光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卢艳霞、穆玉琴、普秀兰、姚天翠、杨连弟、祁才艳、杨健东、鲁茸竹玛、左念玲
15级体育教育专科班:昭金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熊湘玲、赵燕、马秀芳
16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徐艳
17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雍赟、杨清云、沈海、舒兴易、胡国兴
17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康慧、马保秀
荣获: 体育专业组啦啦操花球规定动作第一名
体育专业组啦啦操花球自选动作第二名
体育专业组啦啦操爵士自选动作第一名
体育专业组有氧健身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体育专业组民族健身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体育专业组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操第二名
体育专业组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第四名
优秀裁判员:李冬
优秀教练员:李冬、李若果、雷传杰

7.2.4 2017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2017年12月中国深圳)
运动员:14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杨海霜、赵凤祥、李海兰、周先华、李贤
15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龚家星、李靖、龚宁俊楠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卢艳霞、穆玉琴、普秀兰、姚天翠、杨连弟、杨健东、鲁茸竹玛、左念玲
15级体专班:昭金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熊湘玲、赵燕、马秀芳
16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徐艳
外国语学院:刘晶
农林学院:李彦青
荣获: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大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大集体自由舞蹈自选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小集体花球规定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乙组(体育专业组)舞蹈啦啦操小集体自由舞的自选动作第一名
技术等级组(高水平组)舞蹈啦啦操花球自选动作第四名
全国优秀教练员:李冬、李若果

7.2.5 第二十届中国CUBA大学生篮球赛西南赛区啦啦操选拔赛(2018年3月14-19日中国武汉)
运动员:14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李海兰
15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龚家星、李靖、龚宁俊楠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卢艳霞、穆玉琴、普秀兰、姚天翠、杨连弟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熊湘玲、赵燕、马秀芳
16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徐艳
17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雍贇、舒兴易
农林学院:黄艳
荣获:第二十届中国CUBA大学生篮球赛西南赛区一等奖(第一名)
优秀教练员:李冬

7.2.6 第二十届中国CUBA大学生篮球赛四强赛啦啦操总决赛(2018年6月5-11日中国天津)
运动员:15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龚家星、李靖、龚宁俊楠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卢艳霞、穆玉琴、普秀兰、姚天翠、杨连弟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熊湘玲、赵燕、马秀芳
16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徐艳
17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雍贇、舒兴易、沈海
17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张婷
荣获:第二十届中国CUBA大学生篮球赛西南赛区二等奖(第二名)
最佳编排奖
优秀教练员:李冬

7.2.7 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2018年6月27日—7月2日云南昆明)
运动员:14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李海兰、赵凤祥
15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龚家星、李靖、龚宁俊楠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卢艳霞、穆玉琴、普秀兰、姚天翠、杨连弟、鲁茸竹玛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熊湘玲、赵燕、马秀芳
16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徐艳
17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雍贇、舒兴易、沈海、易杰、杨清云、黄忠星、郑民锋
17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张婷、马保秀、贺欣星、冉远凤、沈亚军、李永强
17级体育教育专科:周成凤
外国语学院:刘晶
农林学院:李彦青
荣获: 高校组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高校组有氧健身操自选动作第二名
行业俱乐部组有氧健身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行业俱乐部组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二名
行业俱乐部组广场舞自选动作第二名
体育道德风尚奖
体育道德风尚个人奖:李冬

7.2.8 2018—2019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明站)暨云南省第二届校园健美操啦啦操锦标赛(2018年11月9日—12日云南昆明)
运动员:15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龚家星、龚宁俊楠
15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卢艳霞、姚天翠
16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陶贵平
16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熊湘玲、赵燕、马秀芳、薛玉梅
16级体育教育专科1班:李松柏
16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徐艳
17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雍贇、舒兴易、沈海、易杰、杨清云、黄忠星、郑民锋、郭继祥、陆明龙
17级体育教育本科2班:张婷、马保秀、贺欣星、冉远凤、沈亚军、李永强
17级体育教育专科班:周成凤
18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陈园芳、田景凤、王纯、张浩猛、钟鑫泷
18级体育教育专科1班:黄智宏
18级体育教育专科2班:曹希润、赵天喜、任先航
农林学院:黄艳
人文学院:王佳俊、韩卓菲
经管学院:杨芳、玉坎进
教师教育学院:任丽婷、金玉佳
荣获:
啦啦操公开体育专业组:
公开青年集体花球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集体花球啦啦操规定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集体花球啦啦操示范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集体自由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公开青年双人花球啦啦操第一名
公开青年双人街舞啦啦操第二名
啦啦操公开普通院校组:
公开青年双人花球啦啦操第四名
公开青年双人街舞啦啦操第四名
公开青年双人爵士啦啦操第三名
啦啦操体育专业俱乐部组:
学校俱乐部青年集体花球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集体花球啦啦操规定动作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集体花球啦啦操示范动作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集体自由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集体技巧啦啦操1级规定动作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双人花球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双人街舞第一名
啦啦操普通院校俱乐部组:
学校俱乐部青年双人花球啦啦操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双人爵士啦啦操第一名
学校俱乐部青年集体街舞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健美操项目:
竞技男子单人操第三名
竞技女子单人操第三名
体育道德风尚奖
优秀教练员:李冬

8 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措施与成效
啦啦操训练课程和啦啦操俱乐部课程都是围绕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严格按照体育学人才培养方案有条不紊地执行教学计划。首先就是自身技能的学习掌握;理论学习;规则学习;也开出了艺术学的内容,比如音乐剪辑制作等。并做到精心制定内容,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抓好教学和学习的关系。我们也和当地体育局、教育局合作让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加强课程建设和技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学校“一校一球一操”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各大中小学高校大力开展啦啦操项目,特别是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啦啦操四级联赛的设立,让更多学校需要啦啦操专业的教练员,体育学院啦啦操课程训练课程重新修订了训练方案。结合现在校园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了校园足球啦啦操的开展加入了大量教练员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学科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课程设置坚持与基础教育接轨,满足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大体育观的思路。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就业机会。
改革课程的要素:
(1)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精于专业、注重应用;
(2)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突出啦啦操的专业性;
(4)注重与少数民族元素结合;
(5)修改了原教学计划中有些课程理论部分和训练课程部分;
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师范教育,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啦啦操教练授课。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常态化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近几年的实践,普洱学院学生组成的教练组在普洱市校园足球啦啦操选拔赛和云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啦啦操总决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专业竞技的校园啦啦操健美操锦标赛上我校学生带的队伍也获得多次冠军。
因此,我们通过校园啦啦操教练员的培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入校园训练的模块,让学生能通过啦啦操的学习获得专业技能的提高。